找到相关内容284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耕云先生:作者座谈会解惑录

    加持〉,就好了。你们一定很羡慕「摸一摸病就好」,其实我们的法门,不要摸,见了面,病就好了,还要摸干什么呢?他自己也有这个本领,起码他可以摸着病人就不痛了。他说:「你这个法门,我不学了」,那我还跟他讲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4273458.html
  • 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

    神经投射在皮层的五大感觉区,而且感觉区与五根的关系甚至比感觉神经和感觉器官更密切。生理实验也可为此提供佐证,比如在手术时用电极刺激皮层感觉区,病人可产生相应的幻觉,且细节非常丰富清晰,和真实的感觉几乎...

    杨新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473525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七)

    会一直那样变现,碰到境缘强、反应强时,还会进一步恶化。这个病是由心态制造出来的,心态是由特定的造作方式形成的,造作方式又是由内心的观点来的,如果病人能在观点上转变,不看别人的过失,只看自己的过失,偏激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6395573827.html
  • 怎样做一个居士

    )、阿□梨(轨范师──是教读师、依止师、戒师、归依师等)、僧宝、父、母、病人。在这八种福田之中,居士在家应当首重父母,其次是佛、是圣人等,不供养父母而来供养三宝,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。但是《梵网经》中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675254.html
  • [上]《金刚棒喝》

    知识,这也是无有是处的。 问:如何对色相不执着?宣化:不要学口头禅,也不要学石头人只说不做。 问:对病人如何加持?宣化:你想给人治病,先给自己的病加持好再说。 问:如何辨别何者是业障病?宣化:病的很...拐杖在一位病人头上敲了三下,请问这是什么意思?宣化:这个人有病,看他不顺眼,所以我要打他。 问:师父在开示录告诉我们要修习禅定,我们很想学,但师父马上要回美国,我们就没有机会学习了。宣化:你们要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0575658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述义

    穷尽的。 要世上一个病人也没有了,医药就用不着了。佛法正是如此。佛法的五明,一是因明,是说一切辩证法,分别邪正真伪的理,是论理学。二是内明,明自家心宗佛性,专讲人生内在的学问。这两门,是自己的功夫。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476149.html
  • 《如何面对痛苦》——丹增嘉措仁波切

    动弹不得。 佛陀用他那具福之手,亲自把比丘满身的脓疮洗得干干净净,然后从自己的顶髻上发出一束白光,照射在病人身上。刹那间,他所有的疼痛和病根都消失了。 佛陀问比丘道:“现在你肉体的痛苦感觉消失了吗?”...危害的痛苦。尤其是大乘主张,心是万法的前导,心是万事万物中最主要的,所以,以利他之心来接受痛苦能产生极为广大的利益,这是合乎情理的。例如,在医生针灸时,病人的身体上会有短暂的不舒适,但藉此可以消除将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0876410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佛法与科学之印证及启示

    (obsessive-compulsive disorder,病人陷入一种无意义、重复不断焦虑性的想法与行为当中,无法摆脱)极为有效的疗程,并在证明心志转移训练能改变脑神经线路,为学术界重要发现(20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0576901.html
  • 游祥洲博士专访净空法师

    医生都佩服你。为什么?只有增加病人的痛苦。   主持人:所以师父的意思就是家属应该尊重当事人他本人的意愿,他如果说:我不要你们给我做治疗,电击、导管、气切,应该尊重他的意愿。   净空法师:对,...

    游祥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0477113.html
  • 佛教的智慧与儒家的明

    分为四时》说:“夫百病者,多以旦慧昼安、夕加夜甚,何也?”[23]这里的“旦慧”可不是说人们在早上就显得聪明,而是说,病人在早上要比在其它的时候感到清新、爽快一些。因此,这里的“慧”字当是清新、爽快的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0878312.html